Category: 歐洲系列

Day 7-11:波羅的山與海

從加里北上立陶苑,目的地是2008年錯過的十字架山,從首都Vilnus乘巴士到Šiauliai,再租自行車來回約12公里外的十字架山。

十字架山據說在18世紀已經存在,經歷統治者的數番更替,多次被非教徒的當權者指示破壞,反而令教徙們更趨之若鶩地去建設,是以十字架的數量越來越多,連教宗也在1993年到訪,成為聞名的景點。到達才發現,現在連普通遊客也可以在附近的紀念品店買一個十字架插上去,而且價錢還不貴。來之前對這地方有相當的期待,但當我身在其中,卻好像沒有預期的驚嘆;也許,是多年前錯過的失落,美化幻化了這個地方吧。 .... (read more) “Day 7-11:波羅的山與海”

...

Day 5-6:加里寧格勒

搭一程飛越多國領空的內陸機,從聖彼得堡飛到同屬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。這塊離開俄羅斯上千公里遠的飛地,被形容為俄羅斯核心的外圍,亦是俄國軍事勢力外圍的核心。

走在加里的街道上,感覺更像在德國小鎮,這片土地的歷史相當有趣,它在二戰時是德意志的屬地,戰後歸入蘇聯的版圖,但蘇聯解體後白俄羅斯、立陶苑等國家相繼獨立,令它被動地跟俄羅斯本土分割開來。 .... (read more) “Day 5-6:加里寧格勒”

...

Day 1-4: 湖區紅葉與夏宮

歐洲是最容易自遊行的地方,亦是我成為背包客的起點。當年在瑞典當交換生,用課餘(+翹課)的時間在歐洲亂跑,走馬看花的行程總有遺漏(遺憾)。

這次買到便宜機票來回赫爾辛基,就回去懷緬一下青春好了。補漏拾遺的行程是有點奇怪,先到芬蘭湖區Laapeenranta看紅葉、再到聖彼德堡參觀當年錯過的夏宮,然後飛到加里寧格勒,再沿波羅的海三國北上接回芬蘭;海陸空交通都搭齊。 .... (read more) “Day 1-4: 湖區紅葉與夏宮”

...

Day13-15: FYROM雪山

查這趟旅行的資料時,馬其頓的英文名叫FYROM,唸得我舌頭打結,原來是The Former Yugoslav Republic of Macedonia的縮寫,但這個還不是它的真名。

這個國家名字由1991年立國命名為Macedonia開始,就跟隔壁的希臘吵得不可開交。原因是希臘北部跟馬其頓接壤的省份早已叫做Macedonia,希臘認為「撞名」有侵害希臘主權之嫌;馬其頓則認為,它們由1941年未獨立開始,經歷不同形式的統治都是叫XXX .... (read more) “Day13-15: FYROM雪山”

...

Day 8-12: New Born科索沃

離開夢幻世界,我們在Uzice跟美國男生M碰面,他也在東歐旅遊,在CS聯繫上了,便一起同遊這個城市。可能我們跟火車有緣,在市中心看見一家火車主題餐廳,由老舊的一截車廂改裝,有情調之餘食物也很不錯呢!

其實Uzice是個蠻漂亮的小鎮,可惜我們時間不夠,A當晚便要乘火車回Belgrade跟她的CS .... (read more) “Day 8-12: New Born科索沃”

...

Day 1-3: 塞爾維亞的新年

2017年我過了三個新年,首先在台北跨年,然後在塞爾維亞過東正教新年,回到香港再過農曆年。和最佳旅伴V排行程的過程很有趣,首先互發一張世界地圖,各自把去過的地方刪去,然後挑一些不容易找到旅伴去的地方,所以通常都選出一些冷門國度。V說想看雪,我說冬天不去海邊,於是選定塞爾維亞、科索沃和馬其頓。說是巴爾幹半島嘛,又誤以為是克羅地亞那邊的沿海城市;既然它們都曾屬於前南斯拉夫共和國,那就簡稱南斯拉夫之旅吧! .... (read more) “Day 1-3: 塞爾維亞的新年”

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