緣起
我相信每個出走的靈魂都有他們的故事。而屬於我的這一個,大概始於那個在北歐的學期。
以前,旅行就是吃喝玩樂的燒錢活動;跟著各大旅行社「超值抵玩七天四飛直航團」,在旅遊車上聽著導遊的簡介入睡,到了,揉著眼睛跳下車拍幾張照,然後進餐廳吃八菜一湯,苦著臉在購物點呆坐和打呵欠。偶爾作文化交流,就是參觀專為賺門票而設的甚麼篝火晚會、歌舞表演之類。要不然就是陽光海灘住豪華酒店吃大餐瘋狂購物買手信…
而那個學期,剛好是雷曼爆煲前的日子,歐羅兌港幣十三比一,看著銀行裡父母節衣縮食省下來給我的幾萬元生活費,多買一塊肉都捨不得,但又很想看看歐洲各地的名勝。踏上背包之路,起初全因為阮囊羞澀,卻一試鍾情。原來住青年旅舍會認識很多世界各地的背包客,令一個人的旅途也熱鬧非常;原來掛著一個茫然的表情走進地鐵站引來的不一定是騙子,卻是個不求回報地帶我遊遍整個城市的本地人;原來住進本地人的家裡不但舒適,還親身感受到地道的生活模式。
那半年顛覆了我對旅遊的定義,又或是,學會了一個新的詞:遊歷。雖然是走馬看花,但總算跑遍了歐洲多國,在陌生的土地上燃燒揮霍青春。回港後才發覺曾經滄海難為水,一直想看遍世界。於是省吃儉用了一年,畢業旅行在東歐再走了一圈。在希臘小島看彩藍的愛琴海、在伊斯坦堡海邊看日落,對著一幅幅異國美景感動得掉眼淚。回港之後投身社會,遊記的末段,我寫下:青春告一段落,但熱愛旅遊之心,永不滅亡。
那時最害怕的,是年輕的心境會逐漸消失,然後忘記了原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奔向世界盡頭的自由。在事業的起步點,頭兩年都沒有放長假,曾質疑自己是否還沒有跨過十八廿二的門檻就已經變得功利庸俗、年輕的遠大夢想是否如此不堪一擊。
無疑當時是想多了,當我站穩了陣腳,旋即開始間斷的旅途,無忘那時自稱「旅行之鬼」的豪氣,繼續在大世界留下足跡。然而惱人的專業試卻每每要用辛苦儲來的年假來準備,一年兩次,屢戰屢敗屢戰的熬到了第三年。看著身邊朋友們一個個「見票即飛」,在世界各地給我寄來明信片。年輕愛自由的靈魂困在厚重的筆記中,適逢偶像寫新歌宣傳慢遊心得,好友找我為她的三個月畢業旅行大計給意見,好姐妹更買下單程機票,飛到紐西蘭打工渡假。
面對種種的刺激,我察覺到人生有憾。因而萌生了出走的念頭,當中思考過,猶豫過,掙扎過。
經過一整年的反覆思考、沉澱、調整、計劃,分析過利害風險回報,明白出走亦等同放棄安穩。不過,在這個年紀,我還是希望闖一闖,即使高低跌宕,我還有重新起步的能力。
這一年多,很漫長。出走這件事漸漸變得普遍,看著大家一個個脫離枷鎖追逐夢想,自己卻抱著心中的大計裹足不前。每天追看好幾個出走旅人的網誌,那對在路上遇劫卻仍勇於繼續旅途的夫婦、那位素未謀面,卻影響我至深的平凡旅人、那個比我更年輕更勇敢的女孩子……每一位,都是我的偶像。
終於,我決定了。亦為自己定下了限期,在廿五歲之前,要踏出第一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