逐夢完結篇:愛上台灣,回歸現實
旅程結束,要從熱情的西班牙文國度,一下子回到煩囂忙碌的廣東話世界,忽然有點怕適應不來 。
左思右想,旅程的最後一站,選擇了台灣。
表面的理由是要還東西給朋友,內裡卻是我需要一個緩衝區。先適應時差,然後是習慣看繁體中文字餐牌,再來就是接觸少量的廣東話。
要回家,其實多少有點害怕。
當日出走,是跳出自己的Comfort Zone。然後一年過去,流浪變成了生活。每天想行程、找住宿,習慣了説西班牙文、碰上來自各國的旅人,成為了新的Comfort Zone。現在要跳回香港的生活模式,四面八方的廣東話(普通話),急速的步伐,工作賺錢至上的主流價值觀;原來比當初要跳出來更可怕、更需要勇氣..
在台灣時,某天收到母親發來短訊:「你找到工作了沒?人在台灣那麼近,就趕緊上網面試,給錄用就馬上回港直接上班吧!」我忍不住長長的嘆了口氣,沉重得嚇了身邊的台灣朋友一跳。
我從來不擅長畫畫,可那一刻,心裡卻浮現一個很想記下的畫面,於是盡力地把它畫下來,最終還是得加上文字描述當刻心情。
真的,我要在這地方調整心態,準備好才回家。
台灣第一站是嘉義旅人朋友家,跟著他到台南辦講座,認識了一班友善熱情的旅人們;然後到朋友介紹的高雄旅舍打工換宿,期間拿到贊助,免費到清境一趟;最後在台中探朋友後回港。
結果,這一個月的適應期,讓我愛上了這個緩衝區。
愛上台灣,因為這裡的人、這裡的自由風氣。追逐夢想的人很多,旅人一個介紹一個;不只於旅行,開咖啡店的、賣手作工藝的、北南西東的朋友,互相分享各自的逐夢之路。那種氛圍,彷彿呼吸都是夢想的味道。
還有那個半夜帶我到堤壩上看飛機降落的人,台灣這地方,令人份外留戀。
然而歸期漸近,想像我回到家中,放下一背包沉甸甸的美好回憶,又馬上要重新背起這煩囂小島的沉重壓力,背起養活一家的重擔。
相比之下,那個陪我闖蕩世界的背包,其實輕似鵝毛。